ori_4eb909d7f193c  
北京新浪網

在靈泉古村漫步,不經意間就可以遇到在其他村子已經不多見的毛驢套著的四輪車,扛著鏵犁牽著耕牛的老人從南城門前的關帝廟前走過。每走進一戶人家,都能感受到村民的淳樸善良、溫順謙恭。沏茶讓座,遞煙送水,熱情得讓人感覺不是來做客,而是回到了久別的家中。

從山西臨猗的吳王渡口跨過洽吳黃河浮橋,就踏上了黃河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古稱“有莘國”陝西合陽的土地。

合陽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地方。這裡古蹟眾多,有很多夏、商、周、漢時代古韻遺存保留至今。這裡有五帝之一帝嚳(高辛氏)的陵墓,也是《詩經》的開篇之作“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古絕句的誕生地。還有我國現存漢碑中最負盛名的碑石之一,被我國書法界公認的隸書書法瑰寶的《合陽令·曹全碑》。這裡地傑人靈,有“四聖母”美譽的禹母、湯妃、太姒、太妊都出生在這裡。楚漢爭雄時,韓信從這裡出奇兵,以木罌渡黃河在山西安邑生擒魏王豹。商朝元聖伊尹、孔子高徒子夏、佛教凈土法門第十三代蓮宗老祖印光法師、舉薦“三蘇”的雷簡夫、詩人李灌等英才賢哲輩出,名垂青史。聖壽寺塔、千佛洞、玄武青石殿等人文古蹟,以及線腔木偶戲、跳戲、上鑼鼓、面花等民間藝術,無不閃耀著燦若星河的華夏文明。

靈泉村現有500餘戶人家,城牆內的老村大約有200餘戶,居住者大部分為老年人。

這個村和韓城黨家村一樣,多數人姓黨,黨姓也是這個村4個老姓之一。最早到這個村的是支家,據說漢末他們從甘肅敦煌遷來的。當時,合陽有個縣令是敦煌人,他們利用這個關係,遷徙到合陽。雖然他們來得早,但村裡留下的後人不多,現在約有四五家人。第二個到這個村的是黨家。黨家人是西夏後代,他們的先人是“軍人”,打仗留在了這裡。其他兩個老姓有李、王,但在村裡沒有後人,現在李、王姓都是後來到的。

自明末清初靈泉村初具規模到民國時期,村子當時有“四大家,八小家,二十四個勻戶家”之說,大的商號有“長髮豐”“聚義永”“三義正”“恆聚昌”等,生意做到甘肅、寧夏、福建、廣東、上海、北京等地,下行貨主要是藥材、水煙,上行貨主要是絲綢、海產品。幾家大商號,來往不住別人的店,沿途有自己的店鋪。村裡的房子也都是那時蓋起來的,靈泉就這樣成了合陽有名的“財東村”。

但到了清末同治年間,由於戰亂,靈泉村大受挫折,到了民國初年,又被部隊搶走大量金銀財寶,靈泉村徹底衰落了。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雖身處祖先遺留的珍貴房產之中,卻是粗茶淡飯、土炕簡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使有些人家已然在翻新老宅蓋新屋,他們的生活狀態仍如同身居桃花源地一般安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歡旅遊的一群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