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01010131346352533329991  
北京新浪網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輝煌的敦煌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敦煌,歷經滄桑,幾度盛衰,步履蹣跚地走過了近五千年漫長曲折的里程,那遍地的文物遺跡、浩繁的典籍文獻、精美的石窟藝術、神秘的奇異山水使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綠洲越發鬱郁蔥蔥、生機勃勃,就像一塊青翠欲滴的翡翠鑲嵌在金黃色的大漠上,更加美麗,更加輝煌。

敦煌火車站
敦煌火車站2007年國慶建成,距離市區4.5公裡。兩年之後的8月我們從蘭州出發,來到這個仰慕已久的城市。火車站整體建築莊重對稱,以“漢唐流韻”作為建築造型立意,採用了敦煌石窟、漢唐壁畫中的城樓和城垣的斜牆、大屋頂等建築元素,對應於敦煌及莫高窟“興於漢魏、盛於隋唐”的歷史及文化特徵。

玉門關
敦煌古城 的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西域風情,古城再現了唐宋時期西北重鎮敦煌的雄姿,被稱為中國西部建築藝術的博物館,現已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玉門關 又稱小方盤城,建於公元前111年左右。為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於敦煌城西北90公裡處戈壁灘中。關城為正方形,黃土壘就高10米,上寬3米下寬5米的城牆保存完好,東西長24米,南北寬26.4米,面積633平方米,西北各開一門。

小城堡挺立在荒涼的戈壁灘中,腳下的哈塔湖2000年前連接疏勒河故道,水面擁擠著運送糧食兵士的船舶,從大漠戈壁辛苦而來的商旅僧人在這裡接受入關檢查,然後就算進入中原大地了。1907年,冒險家兼考古者兼偷運者斯坦因在關城北面不遠處廢墟中挖掘到了許多漢簡,從簡的內容判定出小方盤城為玉門關所在地。根據史書記載玉門關的位置也應當就在附近,但是小方盤城只有600餘平米作為漢朝最西面的海關實在是太小了。

漢長城
敦煌境內北端現存除鹼墩子至馬迷土的漢長城幹線外,還有玉門關至陽關、陽關至黨河口、馬迷土至彎腰墩的漢長城支線。隨著兩千多年歲月的流逝和風雨流沙的破壞,部分長城被夷為平地,多半長城保存下來。其中玉門關西面黨谷隧一帶的長城保存較好,地基寬3米,殘高3米,頂寬1米,為我國目前漢代長城保留最完整的-段。

西漢時,中原王朝為了對外抗禦匈奴騷擾,加強邊塞建設,對內安定百姓生活,鞏固中央集權,以加強同中亞、西亞各國的貿易和友好往來,由令居(今永登)開始,經河西走廊張掖、額濟納旗、金塔、嘉峪關、玉門、安西等地,到敦煌西湖的馬迷土建起了長城。並將“亭”(烽隧)、“障”(較大的城堡和烽火臺)修至鹽澤(今羅布泊)樓蘭故國。這便是漢長城。敦煌漢長城的結構並無磚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敦煌北湖、西湖一帶,生長著大片紅柳、蘆葦、羅布麻、胡楊樹等植物,修建長城時,就用這些植物的枝條為地基,上鋪土、砂礫石再夾蘆葦層層夯築而成。以此分段修築,相連為牆。長城內則低窪地鋪蓋細沙,稱為“天田”,以觀察腳印之用,是一種防禦措施。長城沿線,每隔十華裡許築有烽隧一座。這就是古籍中所寫的“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的烽火臺。敦煌境內現存烽隧八十多座,玉門關西湖一帶保存得最為完整。

魔鬼城
魔鬼城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地處敦煌西200公裡處,分佈區長寬各10公裡,土丘高大,多在10~20米,長200~300米。三隴沙雅丹地貌,地名始見於漢代,位置在古玉門關外,絲綢之路北線由此通過,其走向與盛行的西北風向垂直,而與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和玉門關形成敦煌第二大景區,因其怪異特點,故又名魔鬼城。

“雅丹”是維吾爾語,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質學上,雅丹地貌專指經長期風蝕,由一系列平行的壟脊和溝槽構成的景觀。新發現的這處雅丹地貌,面積約400平方公裡。它的形成經歷了大約70萬年到30萬年的歲月。這裡看不見一草一木,到處是黑色的礪石沙海,黃色的黏土雕像,在蔚藍的天空下各種造型惟妙惟肖。過去,由於戈壁浩渺,道路艱險,很少有人涉足此地,敦煌人也是耳聽者多,眼見者寥寥無幾。

沙鳴山
鳴沙山 因沙動有聲而得名,山有流沙積聚而成,東西長約40公裡,南北寬約20公裡,最高海拔1715米。其山沙壟相銜,峰如刀刃,遠看連綿起伏如蛟龍蜿蜒,又似大海中的波濤涌來蕩去,甚為壯觀。這裡的沙呈粉紅、黃、綠、白、黑五色,晶瑩閃光不沾一塵。如遇摩擦振動,便會殷殷發聲,輕若絲竹,重如雷鳴,這也是敦煌塞外風光之一絕吧。

月牙泉
月牙泉山下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稱。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舊、惡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於沙、古潭老魚食之不老。

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游人無論從山頂鳥瞰,還是泉邊暢游,都會騁懷神往。確有“鳴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歡旅遊的一群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