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  
北京新浪網

西安、敦煌同處在聞名世界的古絲綢之路上,西安是絲路的起點城市,敦煌則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名城重鎮。西安、敦煌已成為絲綢之路最顯著的文化標誌。

莫高窟
俗稱千佛洞,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東方盧浮宮”,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

莫高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仍世界現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敦煌壁畫容量和內容之豐富,是當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宮殿都不能媲美的。

環顧洞窟的四周和窟頂,到處都畫著佛像、飛天、伎樂、仙女等。有佛經故事畫、經變畫和佛教史跡畫,也有神怪畫和供養人畫像,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裝飾圖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這裡有高達33米的坐像,也有十幾釐米的小菩薩,絕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數量眾多,堪稱是一座大型雕塑館,它的石窟主要開鑿於盛唐時期。

特別提醒
1、敦煌氣候屬於極地乾旱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9.3℃,7月份平均氣溫24.7℃,1月9.3℃,全年乾燥少雨,晝夜溫差極大,此外敦煌還有乾熱風和黑沙暴兩大自然災害,游人應早作防備。

2.為了保護壁畫,在莫高窟內參觀時,只能用手電筒筒觀看,每位導遊帶一個手電筒筒,如果您為了更好地觀看,可以自備一個三節電池的手電筒。建議使用冷光手電筒筒。

3.由於各種相機的閃光燈對文物均有非常大的破壞,請在進莫高窟參觀之前確定不把相機帶入!

4. 建議早上去莫高窟,因為窟洞口朝東,太陽光直射進去去很神聖。

陽關
提起陽關,人們馬上會想到一首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這首傑作,可謂千古絕句,經配曲吟唱,廣為流傳。

陽關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裏南湖鄉“古董灘”上,因坐落在玉門關之南而取名陽關。陽關,始建于漢武帝元鼎年間,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陽關即是兩關之一。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是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宋元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衰落,陽關也因此被逐漸廢棄。舊《敦煌縣志》把玉門關與陽關合稱“兩關遺跡”列敦煌八景之一。

而今,昔日的陽關城早已蕩然無存,僅存一座被稱為陽關耳目的漢代烽燧遺址,聳立在墩墩山上,讓後人憑吊。

玉門關
俗稱小方盤城,相傳和闐美玉經此輸入中原而得名。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內,為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自古為中原進入西域之門戶。距玉門關15公裏處,有河倉古城,為漢代玉門關守卒的糧倉,只存斷垣殘壁,但猶可見當年之氣勢。從敦煌去玉門關旅遊,只有走戈壁灘上汽車軋出的便道。

當時玉門關,駝鈴悠悠,人喊馬嘶,商隊絡繹,使者往來,一派繁榮景象。現在的漢玉門關遺跡,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登上古關,舉目遠眺,四周沼澤遍布,溝壑縱橫,長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楊挺拔,泉水碧綠。紅柳花紅,蘆葦搖曳,與古關雄姿交相輝映,使你心馳神往,百感交集,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地質形態發育最成熟、最具觀賞價值的雅丹地貌群落。景區分南北兩區,東西長約25公裏,南北寬約18公裏,總面積達400多平方公裏。敦煌雅丹氣勢磅薄,造型精美且內容豐富多彩,是罕見的地質奇觀。同時,它還是重要的地質地貌和生態環境研究的科學探索園地。2001年11月,國土資源部批準成立了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公園內集中連片地分布著各種各樣造型奇特的風蝕地貌,整體象一座中世紀的古城。這座特殊的城市,有城墻、街道、大樓、廣場、教堂、雕塑;其形象生動,惟妙惟肖,令世人瞠目。世界許多著名建築都可以在這裏找到它的縮影,比如北京的天壇,西藏的布達拉宮,埃及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草原上的蒙古包,阿拉伯的清真寺應有盡有,雕塑有威武的將軍、大漠雄獅、孔雀開屏、絲路駱駝隊、艦隊遠航、群魚出海、中流砥柱……數不勝數,千姿百態,惟妙惟肖。置身其中,會讓您感覺進入了建築藝術的展覽館,目不暇接。等到夜幕降臨之後,尖厲的勁風發出恐怖的嘯叫,猶如千萬只野獸在怒吼,令人毛骨悚然,又因為距離玉門關近,當地人一直稱之為“玉門關雅丹魔鬼城”。

鳴沙山月牙泉
鳴沙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位于甘肅敦煌市南郊七公裏的鳴沙山北麓,面積約200平方公裏,東起莫高窟崖頂,西接黨河水庫,整個山體由細米粒狀黃沙積聚而成,狂風起時,沙山會發出巨大的響聲,輕風吹拂時,又似管弦絲竹,因而得名為鳴沙山。鳴沙山有兩個奇特之處:人若從山頂下滑,腳下的沙子會嗚嗚作響;白天人們爬沙山留下的腳印,第二天竟會痕跡全無。 鳴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龍蜿蜒”,金光燦燦,宛如一座金山。鳴沙山曾被稱為“沙角山”。處于騰格裏沙漠邊緣,與寧夏中衛縣的沙坡頭、內蒙古達拉特旗的響沙灣和新疆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境內的巴裏坤鎮同為我國四大鳴沙山之一。

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5公裏處。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月牙泉是一處神奇的漫漫沙漠中的湖水奇景。鳴沙山下,泉水形成一湖,處在沙丘環抱之中。泉在流沙中,幹旱不枯竭,風吹沙不落,蔚為奇觀。相傳泉內生長有鐵背魚、七星草,專醫疑難雜症,食之可長生不老,故又有“藥泉”之稱。據說,月牙泉早在漢代就是遊覽勝地。史載,漢武帝得天馬于渥洼池中,後人疑月牙泉即漢渥洼池,遂立一石碑曰“漢渥洼池”。“四面風沙飛野馬,一潭之影幻遊龍”。因此月牙泉更增添了傳奇色彩。

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鳴沙山在晴天或有人從山上滑下時會發出聲響,所以叫鳴沙山,這裏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因為地勢的關係刮風時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從山下往山上流動,所以月牙泉永遠不會被沙子埋沒,被稱為沙漠奇觀。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舊、惡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魚食之不老。近年隨著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當地政府地對風景區採取了各種建設和保護措施,使其面貌大為改觀,同時還開展了沙療、涌滑沙、滑翔跳傘,騎駝遨遊等沙漠娛樂項目,使遊人趣味盎然,絡繹不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歡旅遊的一群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