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41047124967    
北京新浪網

有時候,喜歡一個地方,並不一定因為她的美,而是因為她的韻味!慵懶的時光,小橋流水,別樣人家,這種閑適畫面,是西塘的獨特風景!找個機會讓自己停下來,感受西塘水鄉的溫柔,為你的生活增添一份浪漫,一份溫暖!

入夜,西塘就成了新娘,四處是羞答答的紅艷,像籠著輕紗的幻夢。

如果記憶能追溯春秋戰國時代,眼前這條西塘河該是連接著吳越兩國吧。當西施被越王勾踐當作和親的新娘進貢給吳王的時候,從諸暨苧蘿村出發,清純的她走的也該是這條水路呀。只是那種以身許國的悲壯與新娘的心情相去甚遠,遠得像陌生的奢華。

西塘作為吳越的交界地帶,更多的時刻不是握手言歡的和平,而是寸土不讓的紛爭。血刃沙場或背井離鄉,多少人的青春就這樣像胥塘河(西塘河的原名)的流水一樣飄逝遠方。那縈繞吳歌的小樓,那插滿杏花的瓷瓶,那掛滿藍花布的染坊……都成了游子揮之不去的思鄉源頭。

如今的西塘再也追尋不到春秋戰國時的任何蛛絲馬跡了。古鎮是明清時期的詩意風貌,偶爾有點唐詩宋詞的溫馨。走進西街的古董小店,青花瓷器、金絲木雕、銅鎖瓦當,品種繁多,然而,你若想從裡面找到一百年前的老東西,恐怕得有一雙孫行者的火眼金睛。

對於人們來說,健忘是一種記憶的無奈。再甜蜜的新婚都會像煙雨一樣,過了江南三月就縹緲難覓了。

西塘傳奇的煙雨長廊
在江南六大古鎮中,西塘最具特色的就是千米廊棚了。廊棚是一種俗稱,詩意的人都管它叫煙雨長廊。喝得微醺,從"錢塘人家"出發,沿著朝南埭街走去,廊棚就一直像傘一樣替我遮著滿天的月色。好長的廊棚啊,有一千米吧?到了盡頭就是西塘的聖地"七老爺廟"了。

江南古鎮多是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既可遮陽又可避雨的廊棚應是當年工匠的智慧創造。沿河一側時有靠背長椅,可供行人休息。善於說古的人絕對不會滿足於如此平淡無奇的敘事。於是,就有了胡姓寡婦心疼豆腐郎的故事,礙於封建禮教,不能將暗戀的小伙子邀請入室,那就在屋前為他搭個廊棚,替他遮風擋雨吧。這就是廣泛流傳的"愛心創造版"。

廊棚其實只是西塘人家伸長的屋檐,他們在老屋裡住著,也順便做一點買賣,醬油、老酒、熏青豆、荷葉粉蒸肉,他們或端著飯碗,或坐在板凳閑聊,偶爾跟路人點個頭,臉上的笑也是淡淡的,像西塘河的水。我能見到的所有景觀都是日常的,平凡的,卻無比溫情。

廊棚上的石板有些是空心的,踩在上面有聲,據說這是有意的鋪設,可以流走積水。廊棚下曾經走過一些有詩意的人,比如柳亞子和他的南社詩友。他們在櫓聲槳影中,在廊棚滴雨中,享受著生命濃郁的春色。

幽深狹長的弄巷總會在不經意間讓行者駐足,我不知這樣的弄巷通向誰的宅院,而這樣私密的空間里如今是否還有不可思議的明清故事。但住在這裡,你會無比嚮往四世同堂的家族生活,兒女繞膝,賢妻倚傍,中國最傳統的幸福都像南柯一夢似的從床前掠過。

西塘美味如詩韻味
可以安慰人心的總是西塘隨街可見的美食,這是比華美的門樓、精巧的宅院更久遠的歷史遺留。荷葉粉蒸肉、芡實糕、一口粽、熏青豆,這些地方美味的源頭說不准就是隋唐、明清。坐落於永寧橋畔的"錢塘人家"是西塘最著名的酒家,窗外是流水,是古橋,是燈影里的足音,典型的江南美景可以佐餐。酒家門口有一木刻對聯:"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明擺著慫恿人們沉溺美酒嘛!西塘的酒叫善釀,有年限之分,酒性和順、酒味醇潤如江南女子,稍不留心就深陷其間不可自拔。有過類似體驗的人說,在西塘的夜色之中醉酒是幸福的,因為這樣你就分不清是活在哪個朝代了。

"錢塘人家"酒香,菜更香。其實都是家常菜,蟬衣(豆腐皮)肉捲、炒螺螄、蜆子湯、雪菜土步魚、清炒馬蘭頭等。這樣的菜要是在自己家裡吃,也就是果腹之物。如今能映著水波吃,就著燈影吃,望著古橋吃,就吃出古典的詩意。倘若對面還坐著西施般的靈秀女子,浪漫的味道也出來了。

自古江南多才子。僅西塘一地,明清四百餘年裡,就出了進士十九名,舉人三十一名。江南才子不僅熟讀四書五經,而且風流倜儻,懂得享受生活。他們在品嘗著菜餚的色、香、味時,還重視菜餚的聲、名、器、境。像"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這樣的"腐敗言論"就是出自江南才子之口啊。

好在西塘有"錢塘人家",有"響堂飯店",有陸氏餛飩,有一線天作坊……游人能臨水傍橋,與這裡久遠的文化進行口腹上的交流,也算是平生難忘的愜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歡旅遊的一群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