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浪網
小黃如今早已是天下聞名的“侗歌之鄉”和“音樂天堂”了,到那裡去旅遊的確別有情趣。侗鄉小黃節日頗多,春節時候最盛,初一到元宵,每天都有大歌、祭薩、侗戲等盛大的節目安排,華服盛裝,蘆笙陣陣。
黔東南的春節不乏熱鬧可趕,從初一到元宵,每天都有大歌、祭薩、侗戲等盛大的節目安排,華服盛裝,蘆笙陣陣。
青山環抱,弔腳木樓依山傍水的從江縣高增鄉小黃村是個神奇而富有詩意的侗寨,這裡因侗族大歌而名滿天下。在3000多人的村寨中,有20多支歌隊,村寨里的男女老少,都狂熱地迷戀於歌唱,所謂處處唱歌,事事唱歌。在這歌的海洋中,春節對歌是最隆重的一次。
春節的對歌要在村寨里設置很多個對歌點,對歌點被設在“卡房”弔腳樓(公共房屋)的一層,當中生一個巨大的火塘,火塘上支有粑粑的鐵架,房間一側是擺著由村民自動捐獻有水果和糖塊。
參加對歌的男女歌手七八十人,男歌手主要來自本村寨,而女孩子主要從外村寨請來,當地稱之為“請姑娘”,各村寨之間常常交叉互請姑娘。請來的女孩子們大都衣著華美,明艷動人。對歌開始,男女歌手分坐在火塘四周的長凳上,外面請來的女歌手先唱,接著本部落的男歌手接應。屋內歌聲跌宕起伏,盤旋迴復,卡房外則被圍得水泄不通,各處對歌點的大歌響起,整個村寨都沉浸在一片大歌聲中。
小黃如今早已是天下聞名的“侗歌之鄉”和“音樂天堂”了,到那裡去旅遊的確別有情趣。
小黃村位於高增後坡的山頂上,距高增鄉約15公裡,距縣城20多公裡。雖說距城鎮並不遙遠,但由於山高坡大,小黃村的環境仍顯封閉,與外界的聯繫和交流也極有限。因此之故,小黃村至今依然保存著完好的侗族古老習俗,演唱多聲部的大歌音樂便是這古老習俗的內容之一。
“侗歌窩”小黃的聲名隨著侗歌的旋律蔓延,作為侗族村落,小黃的內涵不僅指侗歌。
小黃侗村建築:小黃建築中尤以風雨橋和鼓樓最吸引鏡頭,與侗族大歌合稱為侗家三寶。鼓樓通常位於侗寨中心,是族中聚會、議事、休息、娛樂的場所,一般一寨一鼓樓,也有些侗寨有一姓一鼓樓,形成“鼓樓群”。鼓樓主體為木質結構,未有一釘一鉚,全用栓、榫連接,牢固又嚴謹,有“秉涼亭之清曲,兼寶塔之奇偉”之譽。
風雨橋也稱花橋,與長廊相似,橋頂有屋檐,可擋風避雨。風雨橋內部結構精巧,橋廊上有以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奇花異草為題材的繪畫,一般橋長五、六十米,寬四、五米,橋墩均用青石,橋面用杉木鋪就,廊內有長凳供路人休憩,橋的兩側還有欄桿。風雨橋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年年月月為侗家人遮風擋雨。因為侗族多沿江居住,因此風雨橋既是交通要道,又是侗寨的一道水上風景。
趕著節日去小黃:侗族是一個多節日民族,其節日多與其農耕生產相關,不同的侗族地區節日也不盡相同,要看準了節日再出發去小黃。
首先是春節期間。侗族地區的春節有辭舊迎新、祭祀祖靈、走親訪友等漢地內容,也包括集體婚禮、行歌坐夜等特有的習俗。小黃的春節通常認為是從臘月28日到正月初十,但也有從臘月25日左右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的說法。隨著打工的年輕人陸續回到寨子,從臘月25日左右春節就已經拉開了序幕,行歌坐夜是這時的主要活動,整個寨子里到處都能聽到青年男女優美的歌聲。臘月28日集體婚禮日,臘月29日是“老還童”日,這一天老人們故意穿著一些童裝樣式的衣服,在鼓樓裡邊唱歌邊打情罵俏。正月初一開始,春節正式拉開帷幕,一直到正月十五,相繼有祭薩儀式,會客等等。每年農曆正月月尾兩天是侗族老人節,村裡老人歌隊進行對歌比賽。
侗族大歌在整個對歌過程中沒有人指揮,也沒有伴奏,卻能一領眾和,作為一種民間音樂,其結構的複雜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其奇妙的多聲部組合曾經震驚世界。小黃村的四位姑娘曾在巴黎用歌聲傾倒了崇尚藝術的巴黎人,挑剔的巴黎藝術界毫不吝嗇地稱讚這種無伴奏、無指揮的多聲部合唱為“清泉閃光之音樂”,從而打破了西方人認為中國沒有復調音樂的成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