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北京新浪網

“年味兒”在城市中越來越淡,人們可以堅守的傳統越來越少,但在有些地方,“春節”和“過年”還以相當傳統的方式存在。我們瞭解的圍屋就是客家文化的一種重要的體現,在圍屋中過節,更是別具“年味兒”,每年正月初三這裡濃濃的民俗祭拜儀式吸引了各地來的攝影迷和建築迷。

花萼樓建於明朝,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現在樓內還住著十多戶林姓人家。客家人信奉的神靈各有不同,甚至有同村不同俗之說。花萼樓的林氏宗族供奉的是觀音,傳說花萼樓的創立者林氏援宇公曾在夢中得到觀音指點得到三缸白銀,用此銀建造了花萼樓,並把村裡所有沒有房子的鄉鄰都接到樓內居住,因為所建圓形樓形似花萼,又取兄弟鄰居相親相愛之意,所以取名為花萼樓。後來人們為了感恩觀音,一面在獅頭山上的石洞里供奉著觀音神像,一面在每年正月初三舉行祈福儀式。

花萼樓祈福分兩部分,一是“行香”,是把觀音送到各家各戶,使家家得保佑,人人受庇護。行香的隊伍抬著觀音佛像的彩轎從花萼樓出發,走街穿戶游走全村,所到之處各家各戶鞭炮齊鳴、鞠躬獻香,祈求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合家幸福。

行香結束後,全村人聚集花萼樓內,圓樓內分兩行擺上十餘張八仙桌,桌面排放著家家戶戶敬奉的齋果,在長輩司儀的喝唱聲中,在觀音神像前斟茶敬酒,焚香點燭,叩首跪拜行大禮以表虔誠之心,祈求全村平安,家宅安康。最後鼓樂齊奏,鞭炮齊放,彩旗繞行,土樓內霎時震耳欲聾,火花四濺,硝煙瀰漫。站在樓內高處往下看,由黑瓦、屋檐、灰牆構成的一條條舒暢圓潤的圓弧中,人們把對新一年的美好祈求都用這歡騰的形式表現出來。

花萼樓設計精巧、結構獨特,顯示了客家人圓滿、團結、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目前廣東土圍樓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築,是世界民居建築的一大奇觀和文化瑰寶。1992年12月,中央電視臺在該樓拍制了《神州百姓鬧元宵》文藝節目;1993年4月廣州電視臺在該樓拍制了《客家人》專題片;1999年1月中央電視臺、中國影視總公司又在該樓拍制了八集電視連續劇《嫂娘》;2000年10月,客家土樓千人茶會又在這裡成功舉行。

花萼樓建於明萬曆36年,也就是公元1608年,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花萼樓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樓將近12米高,屬土木結構的圓形建築。樓頂為木梁灰瓦。共有三環,內外環形相套,內地外高。內環為一層30個房間,二環為二層60間,外環為三層120間,共有210個房間。

客家人遷自中原,花萼樓的建築借鑒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築風格。花萼樓整個呈八卦形,只有一個門,門框是用又厚又寬的花崗岩石板組成,大門板上也都釘上了厚厚的鐵皮。花萼樓的一二層不開窗,只有三層開窗,而且三樓還有槍眼,可能您會猜到了,這些門窗的設計在當時主要是為了抵禦外人侵擾:“祖先們主要是為了防土匪,還有是怕宗族鬥爭,主要是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

走進花萼樓,中間是一個很大的圓形天井,用大小不等的鵝卵石鋪成。踩在鵝卵石上,心裡有一種很踏實的感覺,這些鵝卵石見證了花萼樓的風風雨雨,也見證了從花萼樓里走出的每一個客家人的故事。

客家人來自中原,建築特別講究風水學。房屋一般都是依山傍水而建,選擇好的居住環境。花萼樓整個呈八卦形態,天井的中心裝飾著一個直徑3米的古錢幣圖案,圖案和天井內的排水溝構成了一個“九”字圖,這有著特別的意義:“水是生命之源,水進口和排水溝構成一個九字,象徵長長久久、生生不息!”

由於圍屋的建築十分講究風水學,加之這裡住的人又多,所以400年來,這裡很少發生過大的火災。

花萼樓共有三環,內環為一層,有30個房間,走進一層的房間,首先是廳,是家裡人吃飯的地方,來了客人也在這裡接待。與客廳用木板隔開的是廁所,廁所上方開著個天窗,主要是用來通風和採光,而且下雨的時候,雨水從天窗流到廁所裡,再從廁所裡排出去。再往裡是燒飯的地方。

沿著樓梯上到二樓一般是家裡的老人住的地方。如果家裡兄弟比較多,老二或者老三結婚的時候一般都住在三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歡旅遊的一群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