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7398P704DT20140121173034  
北京新浪網

隨著春節的臨近,年味兒中繚繞的民俗氣息,讓人不禁涌起懷舊情緒。尋著年少的記憶,整理出一組東北農村過春節的幾種習俗,讓那些漸漸被淡化的民俗記憶在追想中溫暖起來,以這樣的方式迎接新春佳節的來臨。

殺年豬
“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句童謠過去在東北農村廣為流傳。

過去殺豬在東北農家算是一件大事。進入臘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殺豬,為過年包餃子、做菜準備肉料,民間謂之“殺年豬”。那時候,大多數農家都在院門之側壘砌豬圈養豬,少則可供自給,多則出賣換錢,因此圈裡養著幾口大肥豬被視為家道殷實的標誌之一,“肥豬滿圈”也是普通農家的美好願望。

糊棚
糊棚是上個世紀70年代東北農村比較常見的裝飾活兒,和現在裝飾房屋頂棚有相似之處。房子蓋起來了,但是在屋裡一抬頭就看見房梁總不是個事兒,既不雅觀,也不衛生,於是,凡是日子能過得去且愛乾凈的人家就吊個棚,當然,所弔的棚自然不是什麼天花板之類的,再說了,那時候的農村也弄不起這個。一些人家圖省事就在屋內扯了一大塊塑料布當頂棚,而更多的人家則是用高粱稈兒抹黃泥來弔棚。弔棚後,再找來一些廢報紙和書紙啥的往上一糊,就成了所謂的糊棚。糊棚可是件手藝活兒,來不得半點馬虎。那時,故鄉有幾種人很吃香:一司儀二木匠三瓦工四陰陽,這糊棚的應該排在第五位吧。

糊牆
糊牆專門有一種紙,但不是當今裝飾房間的高級壁紙,而是六七十年代鄉下人專門用於糊泥牆的藍花印紙,北方人都叫它糊棚紙。它像報紙那麼厚,一尺見方,花朵碩大,在白底子的映襯下,極富民俗味道。商店裡按“刀”賣,100張為一刀,一刀紙兩三塊錢。如果光裱糊棚頂,三刀紙就夠了,要是連四壁也糊上,就得十刀左右。先將一刀紙平攤在桌上,拿刷子蘸少量糨糊,沿著四邊兒輕輕抹刷,刷完一張拎起上邊的兩個角兒遞給糊棚的人,糊棚的人小心翼翼地接過紙從棚頂開始糊。嘴裡叼著把小笤帚,糊完一張便用笤帚從上到下抹一下,壓平因粘貼不均出現的褶皺。一個晚上下來,灰暗的房間就會煥然一新。

包凍餃子
東北農村家家戶戶喜歡在過年前包很多餃子凍上,俗稱凍餃子。為的是圖方便隨吃隨煮,也是祖輩留下的習慣。一般人家都要包30-50斤面的餃子,常見的餡有酸菜,白菜,豆腐。晚上,鄰居親戚,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包凍餃子,有說有笑,小孩子屋裡屋外跑著運送餃子,外面,負責凍餃子的人鋪上新買的炕席,把包好的餃子一個一個擺上,直到凍透,收起裝袋,放在冷庫里備用。

掃棚
進入臘月二十三之後,各家各戶都要打掃衛生。家庭主婦們通常先把屋裡的傢具用被單等遮蓋起來,用頭巾或毛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凈。掃完之後,擦洗桌椅、沖洗地面,用乾凈、整潔、亮堂來迎接新年的到來。中國民間稱之為“掃塵”、“撣塵”。因為有民諺說:“臘月不掃塵,來年招瘟神。”民俗專家表示,掃塵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含義。

買年畫貼掛錢
家家戶戶都要買年畫,貼對聯,家裡有識字的人,還買來筆墨自己寫對聯。不僅院門,窗欞,屋門,就連馬棚,豬圈,雞舍,馬車也會貼上對聯。屋裡還會貼上掛錢兒(剪紙)。喜慶氣氛極其濃郁。

年夜飯
過去東北農村的年夜飯指的是半夜十二點之前的那頓飯,意為“接神飯”,迎接新一年的各路神仙,保守老小平平安安。大人要求孩子守歲,不睡覺。到了半夜,開始燃放煙花爆竹,然後,一家圍坐在一起,享用豐盛的年夜飯。東北人非常重視年夜飯的質量,通常這頓飯必須包括所謂的“四大件兒”,這四樣菜即雞、魚、排骨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樣,這頓飯就顯得非常不“地道”、不“東北”。家家戶戶把捨不得吃的“年嚼咕”都留在這晚,再困難的人家也要買一條魚,也要有酸菜燉白肉血腸、豬肉燉粉條,也得包一頓純肉餡的餃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歡旅遊的一群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