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27651164_x  
北京新浪網

當提起岳飛時,人們的腦海裡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起他“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詩句,而現今的江西境內也曾留下他的足跡,新乾縣的岳飛點將台就是其中之一,是岳飛當年檢閱將士所用,是省內非常罕見的軍事遺跡。

三座岳飛點將台位於新乾縣荷浦鄉與界埠鄉交界的田畔中,西倚鬆林山岡,東面三四華裡處為贛江。據新乾縣博物館館長朱福生介紹,點將台是1133年岳飛為操練士兵所築。原共有七座,現僅遺存三座。主台居中,南北各有一副台,均以土夯築。

岳飛點將台主台為七步台,是岳飛閱兵所用,長144米,寬35米,高12米,面積5040平方米,呈下寬上窄的梯形。南臺為五步台,為部將王貴、湯懷所用,長58.4米,寬13.62米,高5米,面積795米,呈梯形。北台為三步台,是岳飛之子岳雲等護衛主帥用台,長29米,寬22米,高7米,面積638平方米,呈梯形。從荷浦到界埠還有一條寬闊的“馬糟”,為岳家軍用的跑馬糟。點將台整體保存較完整,對研究宋代歷史及岳飛生平有一定價值。家住新乾縣荷浦鄉玉堆村的村委書記黃小花告訴記者,岳飛點將台在當地的田地間,周邊是一片開闊的草地。由於點將台是用土築成,經年累月之後,點將臺上早已長滿了野草。

岳飛點將台的主台、南北台除了臺面面積不同之外,高度也各不同。“這種高度用級數來劃分,岳飛所站的地方是最中間的一座土築台,也是最高的土築台,用土堆砌,成金字塔狀,共砌築了5層,一層一層疊加。”黃小花介紹說,這些點將台的階層,雖經800多年的風霜,仍然依稀可辨。

當年除了主台,兩邊還各有三座土築台,只不過相比起來要矮上一大截。黃小花說,當時等級劃分很嚴,而這種等級性也在點將台的階層上有所反映,岳飛的點將台築有5層,兩邊的土築台級數依次遞減,最矮的土築台只有2層。

當初,岳飛點將台之所以擇址於此,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有極大關係。記者瞭解到,荷浦鄉地處縣西北境,東臨贛江,古稱清沂市。西南境是百丈峰山脈的延伸部分,有一些低矮丘陵,也有大範圍的平原。黃小花告訴記者,或許正因為當地平原較多,岳飛才將點將台修築於此。

朱福生介紹,岳飛點將台是岳家軍練兵的軍事遺跡,十分罕見,而且與岳飛、王貴、湯懷、岳雲等人相關,彌足珍貴。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嚴加保護,因而遺存至今。

岳飛當年為何會來到現今的江西地帶練兵,朱福生介紹說,在南宋紹興三年,宋高宗趙構聽信秦檜等姦佞的饞言,以“平虔吉群盜”為名,把岳家軍調離抗金戰場。

而當時,正值岳飛反對議和、力主抗戰、壯懷激烈之際,就是在這種複雜的政治氣氛中,岳飛曾寫下了一首氣壯山河、激勵人心、流傳後世的愛國詞《滿江紅·怒發衝冠》:“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巨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詞中表現了這位抗金英

雄不願虛度年華,“莫等閑、白了少年頭”,迫切要求建立功名事業、報仇雪恥、收復國土的雄心壯志。儘管岳飛對朝廷這種“攘外必先安內”的舉動極為不滿,但在封建君主專制的制度下,無可奈何,只得忍痛撤離,帶兵南下江西,取道新乾縣,在此期間,駐扎在青沂市一帶(今荷浦至界埠接界之地),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演練,秣馬厲兵,以期重返抗金戰場。

據南宋趙與時所著《賓退錄》記載:宋紹興癸醜,岳武穆(岳飛謚號)提兵平虔,道出新淦(現改為“乾”),在青沂市伏魔寺題詩一首,詩曰:“雄氣堂堂貫鬥牛,誓將直節報君仇。斬除頑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該詩充分表達了岳飛痛恨敵寇、報仇雪恥的愛國熱情和收復中原失地、抗擊異族侵擾的堅定意志,以及為此而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的博大胸懷。

後人將此詩刻在一石碑上,名為“岳忠武碑”,立於伏魔寺里。至清代,還另立石碑,刻上“功勛百戰委塵土,遺恨孤忠淚滿巾”的句子。

黃小花還告訴記者,當年的點將台被幾個鄉村環繞,而點將台就建築在村莊的交界處。為了表達對民族英雄岳飛的懷念,當地人還將三個村莊分別冠以岳飛的封號“武穆侯”中的字眼,稱為武湖、穆湖、侯府。這三個村名,沿用至今,從未改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喜歡旅遊的一群人 的頭像
    喜歡旅遊的一群人

    喜歡旅遊的一群人

    喜歡旅遊的一群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