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e38a5-31ba-4b43-8d09-2badfda0dccc.001E0PJ8gy6FCZv32ecb0  
北京新浪網
  

提到羌族,就不得不說到羌寨。遠遠望去,一片黃褐色的石屋順著陡峭的山勢依坡而上,或高或低,錯落有致,其間碉堡林立,氣勢不凡。走入寨中,只見大多寨房相連相通,以卵石、片石相混壘築的外牆斑駁有致,寨中巷道縱橫,宛如迷宮。

千百年來,羌族人民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民風。在羌民屋內一般設二至三層樓,上層或中層作為住房,下層設牛羊圈舍或堆放農具,每間房屋房頂的四角或一角常常壘有一塊白色石頭,這是羌人供奉的白石神,這種樓層的用途很能體現羌人“人在畜上、神在人上”的傳統習俗。

羌寨基本都是依山而建,遠看是層層疊疊、緊密相連的敞間和曬台,形成了視覺豐富的景觀。由於大量的重覆和尺度變換而形成的韻律,從而產生了視覺上的震撼力。在強烈的陽光下,敞間所形成的陰影區,塑造了一系列深邃的空間效果和明暗對比後的硬朗效果,強化了建築的體量和檐部的輪廓線。

羌寨對住屋與道路的關係考慮十分周詳。住屋大多有兩個以上出入口,主入口、樓梯、平臺與入戶門之間呈現轉折關係。而廚房出入口和雜物出入口常隱蔽於平臺下方和街道轉折凹陷處,既得交通便利又不至於干擾住屋的私密性,所以不熟悉村寨的人根本無從瞭解這些幽暗的小門通向何方。羌寨住屋門窗都很小,臨近地面房間的門窗只是個很小的洞口、以便通風換氣,大面的實牆和隱蔽的出入口設置使住屋顯得十分封閉。

羌寨中最具特色的莫過於碉樓。一座羌寨中總有幾座堡壘型的碉樓立於寨中,使整個村寨極富立體感。通過木梯登上二三十米的碉樓雲台,登高遠眺,大寨內外盡收眼底。

歲月的流轉,使今天的碉樓喪失了作為?望、禦敵之用途,但雄偉堅固、棱角突兀,歷經多次雷擊、地震依然安然無恙的碉樓的確讓游人感到了一份厚重、一份沉甸甸的民族凝聚力。就是這屹立不倒的碉樓,望斷岷山風雪,歷經百年戰亂,迎送著茶馬古道旁一代代的商旅遊人,展現了一個民族綿長悠久、燦爛不息的精神追求。

在羌寨內,多少年來羌民們都保留著傳統的生活習慣,從田間採摘蘋果的孩童到門前穿著整齊民族服飾的老者,從正在織羌繡的婦女到喝著青稞酒的彪漢,都呈現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境界,加上寨內的羌族鍋莊舞蹈等表演項目與羌民們在路邊擺賣的各種羌飾、銀器、氂牛牛頭、各種刺繡等特產,游人仿佛進入了一幅多彩的民族風情畫捲,讓人陶醉在川西這片民風濃郁的土地上。

羌寨的聚落形態也有所不同,就同一地區的藏族而言,民居大多是獨立式的,而羌寨卻是多戶密集建房,因此使得其具有極高的建築密度,不受形式的限制依山就勢,順應地形,層次極為豐富。羌寨內所有建築及街巷組織均圍繞中心碉樓建造。碉樓在寨中高高凸起,位於中心領導地位,其餘住層圍繞它密密匝匝,層層簇擁,具有突出的向心性。羌寨中的建築物是採用本地石材片壘而成的,型體厚重堅實,猶如一座座小型堡壘。但其內部建築構架卻井井有條、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由於羌寨中的建築物密集,每一棟住宅的基底面積十分有限,在這樣狹小的基底之上,羌民住層往往採用垂直分區,並對生產生活空間進行了有序的組織。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戰爭在很多時候與其相伴,所以羌寨的建設註重對戰略要地的扼守。雄踞山顛,可洞察方圓百裡的風吹草動,在冷兵器時代無異於掌握制敵先機;扼守交通要衝,利用地形設關隘獲易守難攻之地利。羌寨的防禦特徵反映在建築單體上是碉樓,碉樓是羌族頑強戰鬥,誓死與村寨共存亡的意志“圖騰”。

岷江兩岸高山上的碉樓大多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據傳有的碉樓達千年之久。多數羌寨的中心建築是碉樓,有單碉、雙碉、四角碉等多種形式。村寨中其他房舍的建造均以碉樓為中心,似眾星捧月。這種向心式佈局便於從中心碉樓居高臨下觀察和瞭望。再由碉樓上的人以各種方式調集全村進行防禦。關於碉樓的發源學說頗多,《羌寨研究》一書中載文著述各異。

羌族具有極為特殊的民族文化,它的形成與發展充分體現著各民族之間的交流。由於安居地處在漢藏兩大民族聚居的交界區域。羌族文化與漢藏兩大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割裂的關係。例如:羌族的語言與藏語同屬藏緬語系,有許多相通的語言因素而文字卻一直使用漢語言文字。其居住聚落的建設也反映了這樣的交流成果,既有羌族的固有特色,又涵括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

與同一地域的藏族村寨相對比,羌寨雖然在聚落總體形態方面與他們有一定的差別,但其單體建築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如都採用亂石材質、建築方式相似。另外,羌族民居的細小部分明顯受漢族建築風格影響,如大門檐廊下的垂花柱、過街樓上的欞花窗,以及美人靠等。從今天對生活的評價標準出發,顯然傳統羌寨已不能適應人們生活的要求。然而羌寨古拙雄渾的外表之下卻包含了適應環境的種種奇思巧構。羌寨聚落與環境嵌和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在今天的建築實踐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

羌族民居和藏族民居的單體建築相似,一般都用石砌牆或夯土板築牆體,為了適應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徵,牆體都很厚重,商小如洞口。這種構造方式造成了撲朔迷離的室內照明環境。但是羌族與藏族住屋門窗開啟方式截然不同。藏族民居大多單棟建造,受地形、氣候影響,在一個村寨中每戶門窗朝向都幾乎一致,加以相同的裝飾和色彩,遠遠望去整個村寨仿佛由一棟建築組成。羌寨因密集建房,為避免各戶相互干擾,對門窗的開啟極為講究。

由於馬爾康屬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且羌族沒有自己的文字,這邊的居民幾乎都信奉藏傳佛教、使用藏文,隨處可見藏傳佛教的標識。在路邊經常能看到一些比較扁平的石頭上,都用藏文刻著一些經文,足見信徒們的虔誠。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40116/1160017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歡旅遊的一群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